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战略(矿产资源勘察工作内容)

发布时间:2024-10-17

中国石油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及发展战略

煤层气勘探可以减少采煤的灾害,减缓对大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煤层气是天然气的一个后备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原新区勘探事业部成立了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专门立项进行煤层气勘探。

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步伐,对减少煤矿瓦斯事故、保护大气 环境、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对煤层气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价格优惠、 税收优惠、开发补贴、资源管理、矿权保护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形成中石油、晋煤集团、中联煤三大煤层气 企业,但目前产业整体规模较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稳步推进。中国石油在陕西韩城,山西大宁—吉县、三交区块已完成钻井289口(探井63口,生产井226口),二维地震1260km。2009年提交基本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145×108m3。

因此在我国陆上960万km2和海上近300万km2的广大领域内,应进一步加强勘探挖掘油气的潜力,增加后备储量,其发展方向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参与国外合作”,立足国内,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竞争,使我国油气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现状

1、“八五”、“九五”期间主要针对多金属结核矿产,“十五”期间主要集中于对富钴结壳的资源调查与评价。近几年,虽已经开始了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的初步调查,但已经落后于国外近20年。另外,对于国际海底区域的其他非传统矿产资源,如钙磷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等,还没有开展专门性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2、在2011年8月初期,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式批准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提出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这一批准赋予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的专属勘探权,为未来的资源开发赋予了优先权。

3、我国海洋地学界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应用高新技术,在海底探测技术、河口海岸第四纪地质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古海洋学、海洋油气田快速评价技术方法和大洋多金属结核(壳)、热液硫化物矿产资源调查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4、深海矿产资源主要包括大洋多金属结核矿、铁锰结壳矿、深海磷矿和海底热液矿等。这些资源主要位于国际海域(Area)的海底,其开发活动必须得到联合国海底管理局的同意和批准才能生效和合法。

5、年8月初,国际海底管理局已核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提出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使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在未来开发该资源时享有优先开发权。

矿产勘查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适应发展需要

据专家们论证,按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来看,在45种主要矿产中目前已有1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满足要求。其中15种支柱性矿产(煤、石油、天然气、铀、铁、铝土、铜、铅、锌、金、磷、硫、钾盐、钠盐、水泥原料)中,目前有6种(石油、天然气、铜、钾盐、煤、铁)存在后备探明储量不足,或地质工作程度不够。

大规模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为勘查方法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40年来,勘查技术确实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不仅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水平,甚至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对卓有成效地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实现一系列找矿重大突破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矿产勘查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适应发展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产勘查工作获得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基本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有喜有忧,喜忧参半。首先从矿产资源可喜的方面看,一是地质勘查工作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准备了一定的资源基础。

新中国建立以来,地质工作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前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做到既要从客观地质条件的实际出发确定地质找矿方针,又要积极探寻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把需要与可能很好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