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效果
年,青海省结合实际,制定了 《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对全省煤炭、盐湖、有色金属、建材等15个矿种、近20个矿区开展大规模资源整合。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盐湖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在盐湖矿产方面,青海省以钾盐、镁盐、锂盐等资源储量最为突出。
青海省内被誉为聚宝盆的矿产资源,是指玛多县的苏里格铜金矿。该矿床地处于藏南造山带北部,总面积达到了68平方公里,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金矿之一。其铜金矿储量非常丰富,铜金品位也相当高,矿床内还含有大量的银、铅、锌、钼等多种金属元素,具有非常高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
青海还拥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包括铜、铅、锌、镍、钴、锡、钼、锑、汞等。这些有色金属矿产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其中许多矿产的储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特点使得青海在有色金属领域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和潜力。青海不只是盐类和有色金属矿产的储备地,其贵重金属矿产资源也不容忽视。
复垦面积为1916公顷,开发农用地面积为916公顷,全部为耕地,投资4345万元。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至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29种,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110种。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共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41种,非金属矿产50种,水气矿产3种。
该工程需要解决提钾后的母液中的镁、硼、锂、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完善问题。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探明矿床51个,大型12个,中型2个,小型7个,矿点18个,矿化点12个。盆地内共有32个大小不等的卤水湖、半干涸湖和干涸盐湖,总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第一条 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洛阳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因工程建设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围绕“掌控家底、保障发展、维护权益、稳定秩序、做好服务”的基本思路,推进矿产勘查资源储量信息管理、地质资料管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和矿业权评估管理等各项工作。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清理了未上表矿区。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在地矿行政中的地位1.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职能、职责1998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国土资源部内设矿产资源储量司,作为国土资源部管理全国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汇交的职能部门。
矿产资源的品种、分布、储量决定着采矿工业可能发展的部门、地区及规模;其质量、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矿工业的建设投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工艺路线等,并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加工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工和建材等)以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重要影响。
辽宁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效果
在 《辽宁省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年生产规模低于3万吨的菱镁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不予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除了上述收益外,矿业公司的领导和广大职工珍惜矿产资源意识的提高更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 (四)矿业公司珍惜资源的意识已转化为行动 据了解,矿业公司珍惜矿产资源的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中长期的经济利益;来源于广大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持续稳定就业的期望。这些动力已经形成了有效的机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阶段性任务于2010年底基本完成,2011年初通过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组织的检查验收,取得明显的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是矿产开发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在多年持续整顿开发秩序的基础上,河南、内蒙古、辽宁、山西、陕西、云南等省区先后探索通过对布局不合理矿业权的调整整合,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积极配合省人大《矿产资源法》执法检查,对全省无证探采、滥采乱挖、破坏资源、拖欠税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清查;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落实办事机构,成为全国行动最早、部署最快的省份;对全省6 000多个大小矿山进行了清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积极开展了资源整合。
金:分布遍及全省,相对集中于丹东、抚顺、阜新及朝阳等地区。岩金、砂金 、伴生金共55处。大多数产地已开发利用,主要生产矿山有五龙、四道沟、白云 、二道沟、新甸、柏杖子、红透山等。银:产地11处,主要生产矿山有红透山及八家子等。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要坚持依法行政,并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行动。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下发以来,各地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是集中解决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有效治理矿业秩序混乱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