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报告编制有关的基本概念
1、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是指矿产资源埋藏量估算过程中,各种参数及其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和相应软件的统称。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方式千差万别,开发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研究适合不同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固体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 ( 形态、产状、空间分布) 、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其位置、数量、品位/质量、地质特征是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
3、油页岩探明的资源储量是指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油页岩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4、本标准规定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标准及定义、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标准和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钻井开发时的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适用于煤层气的资源勘查、储量计算、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可以作为煤层气矿业权转让、证券交易以及其他公益性和商业性矿业活动中储量评估的依据。
5、保有储量指一定时间内矿山所拥有的资源实际储量,是评价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可采储量指的是可从矿藏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矿量;经济可采储量是编制开发开采方案,科学部署煤矿生产并进行综合调整的重要依据。
保护矿产资源的方法是什么?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乱采滥挖, 防止矿产资源的损失,浪费或破坏;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全过程控制, 将环境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止矿山寿命终结时沦为荒芜不毛之地。
保护矿产资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合理开采:在开采矿产资源时,要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规定的开采标准和采矿技术,避免过度开采或浪费资源。循环利用: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应采取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和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延长矿产资源的使用寿命。
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矿物资源,又名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有哪些分类方法?
法律分析:(一)能源矿产。(二)金属矿产。(三)非金矿产。(四)水气矿产。法律依据:根据《矿产资源分类细目》规定:(一)能源矿产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
按矿物的性质分类:(1)无毒且必需元素:钾石盐、金刚石、石棉、石英。(2)强烈毒性元素:红铊矿、毒重石、胆矾、毒砂、雌黄、雄黄、砷华、砷化氢、辰砂、方铅矿、光卤石等。
建材及其他类: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10)水气矿产类:地下水、地下热水、二氧化碳气等。按矿物的性质分类 (1)无毒且必需元素:钾石盐、金刚石、石棉、石英。
我国矿产分为六大类:能源矿产;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
根据矿产的产出状态,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