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水电站概述
1、象山水电站坐落在中国黑龙江省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的腹地,地处法别河中游,距离黑河市区约72公里,与新生乡仅相距25公里。它的建设历程始于1992年,经过几年的精心施工,于1997年正式竣工。电站周边的主要支流包括古兰河、刺尔滨河和阿尔滨河,共同滋养着这片电力宝地。
2、象山水电站的主要业务是电力生产,与国家电网相连,通过“以水定电”方式运营,为我省北部电网提供调峰支持。年均上网电量达到4000万千瓦时,带来了可观的主营收入和税收贡献。同时,电站还开展多元经营,如养鱼和旅游项目,以及承担部分工程项目。
3、“象山水电站位于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境内,黑龙江支流法别河中游,距黑河市区72公里,距新生乡25公里。1992年兴建,1997年竣工。较大支流主要有古兰河、刺尔滨河和阿尔滨河。象山水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时,多年平均发电量4190万度,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电力。
4、榜头水电站,原称九鲤湖水电站,是一处位于县办的电力企业,采用梯级径流开发模式。项目于1967年被列为仙游县的基建项目,并于1970年1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然而,由于涉及仙游与莆田县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省、地水电部门未予立项。1971年11月,仙游县将该电站下放给榜头公社继续建设。
黑河市有几个区?
黑河市辖1个区、2个县级市、3个县。爱辉区:西岗子镇、爱辉镇、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上马厂镇、四嘉子满族乡、二站乡、罕达汽镇、新生鄂伦春族乡、幸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北安市:二井镇、石泉镇、赵光镇、海星镇、通北镇、主星朝鲜族乡、杨家乡、东胜乡、城郊乡。
截至2019年5月,黑河市辖1个区、2个县级市、3个县,分别是: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孙吴县、逊克县。
不是三区一市,应该是一市三区,截至2020年,黑河市有1个区、3个县级市,分别是: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市。黑河市,古称瑷珲,是黑龙江省地级市。总面积68726平方千米。
爱辉区行政区划
1、爱辉区,隶属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辖属四个街道、三个镇、八个乡,其中包括三个民族乡。区内街道包括花园街道、兴安街道、海兰街道、西兴街道;镇则有西岗子镇、爱辉镇、罕达汽镇;乡则包括幸福乡、四嘉子满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上马厂乡、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新生鄂伦春族乡、二站乡。
2、年建国后,全县划为黑河城区、爱辉区、四嘉子区、西岗子区、张地营子区、罕达汽区、霍龙门区,共7个行政区,辖8个街、28个行政村、137个自然屯。1950年,将霍龙门区并入罕达汽区,全县由原来7个行政区变为6个行政区,共辖48个行政村。
3、截至2019年5月,爱辉区辖4个街道,3个镇,8个乡,共15个乡级行政区。分别是兴安街道、花园街道、海兰街道、西兴街道,西岗子镇、瑷珲镇、罕达汽镇,幸福乡、四嘉子满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上马厂乡、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新生鄂伦春族乡、二站乡;境内还有16个国有农林牧场。
4、黑河市的行政区划包含1个区,即爱辉区。此外,黑河市还辖有2个县级市,分别是北安市与五大连池市;以及3个县,分别是嫩江县、孙吴县与逊克县。如此一来,黑河市的行政区域包含了一个区、两个县级市和三个县,共计六个行政区。其中,爱辉区作为市辖区,一般包含城市的中心区域和一些重要功能区。
5、截至2019年,黑河市一共有1个区,是爱辉区。黑河市辖1个区、2个县级市、3个县、27个镇、38个乡(7个少数民族乡)、566个行政村、66个城市社区。
6、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231102开头的身份证是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爱辉区历史沿革
爱辉区,位于黑龙江省,得名源于满语“可畏”,意为“艾浑、爱呼、艾浒”。其地理位置独特,因境内艾虎河(今苏联境内的藏嘎河)而得名。历史上的爱辉区,作为黑龙江省第一个老省会,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沿革。
爱辉区是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清始祖发祥地之一;首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达斡尔族南迁过江地;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北起点。历史沿革 周属肃慎部。汉属扶余部,唐属北边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辽代时期,归西北路招讨司管辖。
年,国务院将瑷珲县改名为爱辉县,1980年黑河市设立,包括黑河镇、幸福公社和多个煤矿。1983年,爱辉县并入黑河市,市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1993年,黑河地区撤销,设立黑河市和爱辉区,标志着瑷珲历史的演变进入新阶段,至今黑河市爱辉区依然存在。
年,爱辉区辖:(4个街道)、西岗子镇、爱辉镇、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上马厂乡、四嘉子满族乡、二站乡、罕达气镇、新生鄂伦春族乡、幸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爱辉县、黑河市(县级)历史沿革黑河市,原称“大黑河屯”。“大黑河屯”是区别“小黑河屯”的称呼。
西峰山学校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那时它以爱辉县西峰山垦区新建村小学的名称成立。紧接着,1977年伴随西峰山公社的建立,学校更名为西峰山公社新建村小学。到了1984年,随着撤县建市的改革,学校更名为黑河市西峰山乡中心小学。